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云南、广西地区甘蔗收榨和种植的时节,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冲击了当地的生产节奏,而且增加了蔗农的经营风险。期货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郑商所支持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和景谷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县两个“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已顺利赔付完毕,这场“及时雨”解了当地蔗农的燃眉之急,对稳定当地蔗糖产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广西深度贫困县。糖料蔗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更是该县蔗区村屯的脱贫产业。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已是第二年落地罗城县,2019年的项目覆盖罗城全县11个乡镇5935户甘蔗种植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93户,共计承保甘蔗种植面积11.7万亩。项目试点总资金逾1051万元,其中,郑商所出资951万元,罗城县政府补贴保费100万元。该项目由人保财险承保,南华期货、永安期货、新湖期货合作实施。在期权方案上,创新设计了增强型美亚式期权。在价格上涨的保险期内,蔗农多销多售能获利,在价格下跌的保险期内,有“保险+期货”兜底,能赔付蔗农价格下跌损失。项目在3个月的保险存续期内触发理赔,最终每吨赔付30.34元,为疫情下当地蔗农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云南,由太平洋财险承保,大地期货、东证期货、金瑞期货合作实施的孟连县和景谷县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实现了106%的高赔付。该项目保费为1266.5万元,其中,蔗农主动缴纳66.5万元,两县积极联系争取“沪滇帮扶”资金补贴200万元,郑商所出资1000万元。为提高蔗农保险权益,项目组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增强型亚美式期权新条款,过滤掉低于保护价格的收盘价,更容易令蔗农获得更高赔付,切实保障了蔗农收入。
据项目组提供的数据,景谷县共计参保农户699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28户,涉及糖料蔗种植面积9万亩,折合白糖3.5万吨;孟连县共计参保农户752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91户,涉及糖料蔗种植面积10万亩,折合白糖6万吨。项目最终理赔金额为1341万元,其中孟连县847万元,景谷县494万元,赔付率约106%。
耳听眼见的是项目实施方走村串户式宣传,手里拿的是实实在在的赔付款。两年来,蔗农对“保险+期货”的认识在发生深刻变化。罗城县蔗农谢东城在尝到“保险+期货”的“甜头”后,将挖果地改种甘蔗,新增种秋植蔗130多亩。当地不少农户也效仿谢东城,将挖果、挖药材、挖桉树地改种甘蔗。“有了‘保险+期货’,霜冻、洪水、旱灾我们都不怕了。”谢东城说。
孟连县蔗农扎师种植的10.64亩糖料蔗全部参与了“保险+期货”项目。结合扎师家的情况,项目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甘蔗种植成本约650元,扎师种植甘蔗总支出6916元。2019年每亩糖料蔗产量为4.68吨,糖厂收购糖料蔗价格约435元/吨,扎师种植糖料蔗的净收入1.5万元。此前,扎师自缴了42.76元保费参与该项目,最终项目产生82元/亩的赔付,扎师共获得赔付876元,即扎师用净收入0.29%的费用购买价格保险,获得了接近净收入6%的回报。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期货”是近年来期货市场在农业风险管理领域的典型创新模式,2016年以来,郑商所立足自身优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将“保险+期货”作为服务“三农”和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2016年至2018年累计投入约7000万元在相关品种主产区支持开展66个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郑商所采取“点面结合”方式继续深入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广西罗城和云南孟连、景谷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为进一步探索推广“保险+期货”试点积累了有益经验,同时也为构建新型糖料蔗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样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