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动力煤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主要驱动因素是疫情。上半年疫情爆发导致需求缺席,价格大幅下挫,后半年需求复苏,但供给端在国内产量受限、进口严控背景下,价格大幅上扬。
展望2021年,动力煤大概率将呈现供需紧平衡态势。供给端,国内煤矿产能净增加较少,澳煤全面禁止背景下,印尼和俄罗斯增量难以补充其缺口,进口煤数量很有可能较今年略有下滑,整体供应端增速为3.58%左右;需求端,2021年有望迎来全球经济复苏,火电同比增长在[3.2%,5.9%]之间,且中转港口库存水平绝对低位,后续有补库需求。因此2021年全年而言,动力煤难见宽松,整体价格底部和重心都将较2020年有明显抬升,但波幅有望收窄。
风险点:突发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进口煤政策出现较大变动。
一、2020年行情回顾
1月:动力煤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临近春节,供应端安检力度高压,降雪天气使得煤矿生产和运输均受到较大影响,多数中小型煤矿提前停产放假,全国煤炭供应缩减。需求端,下游工业企业陆续进入假期,日耗快速下滑,电厂采购力度减弱,需求同样走弱。因此整体来看,1月春节前动力煤处于供需双弱格局中,动力煤整体维持震荡走势。
2月至4月: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春节后煤矿生产受到员工缺失等因素影响,煤矿复产延后,且疫情导致各省对跨省公路运输管控较严,2月上旬煤炭供应极为紧缺,因此春节后,动力煤价格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2月中旬以后,在国家大力推进保供背景下,产地煤矿复产加速,且随着疫情好转,公路运输好转,但此时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不及预期,需求缺失,煤价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下跌行情。
5月至6月:“五一”长假后,动力煤期货价格先于现货价格反弹,上涨行情维持到6月底。4月底动力煤现货价格跌至长协价下方以后,煤矿亏损面加大,同时政策利好不断,主产地安全生产升级,部分煤矿停产,而需求端随着气温回升以及工业生产恢复加快,电厂日耗快速提升。动力煤基本面发生明显变化,价格进行向上修复。
7月至8月:期货价格震荡偏弱,现货价格明显回调。7月进入动力煤需求旺季,但受大面积降雨影响,日耗回升不及预期,而电厂在旺季前已实现充分补库,水电对火电造成很大程度挤压。供应端国内产量继续受到限制,但进口量环比仍有提升,整体供应端变化不大,而需求不及预期,造成动力煤现货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但期货价格在基差保护下,下跌空间较小。
9月:期现价格稳步上升。本轮上行主要是下游驱动。东北地区供暖季采购启动,南方地区也为10月大秦线检修前进行冬储。港口低硫煤种的结构性紧缺给下水煤带来较强支撑。
10月:期现价格均出现下跌,期货价格跌幅远大于现货价格。本轮价格下跌的主要驱动因素是9月底政策保供措施的推进,内蒙地区释放产量,期货率先释放政策调控预期,大幅下跌,但事实上内蒙增产主要支援了东三省的用煤缺口,港口库存水平依然偏低,港口低硫煤依然处于结构性紧缺状态中,现货价格并未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11月至今:10月底期现货价格均止跌回升,再次开启了震荡上升行情。本轮动力煤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调控力度不及预期,内蒙增产受到“倒查20年”等因素制约,增量有限,进口端严格限制,而需求端冷冬预期渐浓,各环节库存持续下降,特别是长江口库存降至近几年以来的最低位。
二、供给
1。煤矿产能与产量
根据汾渭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各类煤矿产能54亿吨。其中,动力煤产能40.86亿吨(76%),炼焦煤产能13.14亿吨(24%);生产矿井产能38.85亿吨,其中动力煤29.12亿吨(75%),炼焦煤9.73亿吨(25%);各类建设状态产能14亿吨,其中动力煤10.81亿吨(77%),炼焦煤3.18亿吨(23%)。
根据汾渭统计,去产能任务在2019年已完成总量目标。2016-2018年已分别去掉3.4亿吨、1.78亿吨、和1.85亿吨,远高于发改委2016年2.5亿吨、2017年1.5亿吨和2018年1.5亿吨的去产能目标。2019年发改委未公布去产能目标,实际去产能1.16亿吨。供给侧改革4年时间共去掉产能8.2亿吨,已完成煤炭去产能目标。另外,2020年预计去产能0.84亿吨。
新增产能方面,置换矿井逐步投产,2020新增产能0。 54 亿吨,预计2021新增 1亿吨。2020受到疫情及内蒙影响新增产能量回落:其中,动力煤新增产能0.37亿吨(69%),炼焦煤产能0.17亿吨(31%)。
2021年具备投产条件的矿井稳步释放:其中,预计动力煤新增产能0.89亿吨(89%),炼焦煤新增产能0.1亿吨(10%)。
因此整体来看,有效产能稳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增强。2021年有效产能43.13亿吨(+0.59亿吨)。其中,动力煤有效产能32.03亿吨(+0.5亿吨),炼焦煤有效产能11.1亿吨(+0.09亿吨)。
今年10月保供以来,月度原煤产量由负转正,10月和11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4%和1.5%,取12月同比增速1.5%,12月单月产量在33672万吨左右,2020年全年原煤产量为38.18亿吨,由此推算出2020年全年煤矿产能利用率为70.70%,考虑到2021年煤矿净增加产能较少,在需求增速为正的情况下,煤矿产能利用率大概率将在2020年水平上再上一个台阶,增加值取2019与2020年的差值,则2021年煤矿产能利用率为72.8%,到推出2021年原煤产量为39.8亿吨。
2。进口
2020年全国进口煤数量呈现前高后低走势,7月达到年内次顶峰以后逐月快速下降。2020年1-11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6482.6万吨,同比下降10.8%。其中11月份进口煤炭1167.1万吨,同比下降43.84%。
澳洲煤受限以后,动力煤进口的主要补充量转移至印尼,11月进口煤边际放松以后,由于订货、运输等存在时滞,预计12月下旬方可陆续通关,但印尼煤近期发运至中国的量有走低迹象,同时海外经济体经济复苏拉动国际煤需求,对我国进口煤数量造成较大程度挤压,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印尼煤的放松难以补充澳洲煤的缺失,今年进口煤数量大概率不及去年,但考虑到12月进口煤较前期有明显宽松,预计全年进口煤总量在2.85亿吨左右。
展望明年进口煤市场,进口煤数量大概率出现下降。我国进口煤主要来源国为印尼、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2020年前3季度前四国累计进口量占比高达95%,其中澳大利亚进口煤占比31%,占据绝对重要地位,但今年11月以后中澳关系迅速恶化,澳洲煤进口被全面叫停,若2021年延续此政策,我国进口煤增量将主要依赖于印尼、蒙古和俄罗斯。
就印尼煤炭而言,其主要出口国为中国、印度、日本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明年中国、印度、日本GDP增速将由2020年的1.9%、-5.3%和-10.3% 上升至8.2%、8.8%和2.3%,即,明年印尼煤主要出口国都将面临经济的明显复苏,对煤炭等大宗商品需求将得到同步提升,这将对中国进口印尼煤产生一定制约。
蒙古煤进口煤由于疫情原因产生较大不确定性,且由于其原本煤炭出口国90%以上都是中国,因此,从国际市场分流至中国的数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俄罗斯煤炭而言,近几年俄罗斯出口至我国的煤炭出现了较大的增长,俄罗斯政府也表示未来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煤炭的出口,长期增长空间较大,但短期由于基数偏低的原因难以形成很大增量。
整体而言,若澳洲煤退出中国市场,蒙古国由于疫情原因难有明显增量,而印尼、俄罗斯将成为弥补澳洲煤缺口的主要国家,但同时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整体增量恐难弥补澳洲煤缺口,预计2021年中国煤炭进口量较2020年将略有下降,大致在2.7亿吨左右。
三、需求
2020年1-11月整体发电量同比增速为2%,其中火电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速为0.3%,增速由负转正。11月整体发电量同比增速为6.8%,火电增速为6.6%。根据CCTD沿海八省高频数据测算,12月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速较11月有明显扩大,保守估计在8%以上,因此2020年全年火电同比增速在1.8%左右。
各大国际机构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在[6.9%,8.2%]之间,根据GDP增速和用电量增速比值来看,近三年二者比值均在[0.9%,1.1%]之间,据此简单推算,2021年用电量增速在[6.2%,9%]。近几年除水电以外的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升2个百分点,水电占比基本稳定在17%左右,据此测算,2021年火电占比大致在68%左右,因此2021年火电增速在[3.2%,5.9%]之间。
除了刚性需求以外,动力煤也存在中间环节补库需求。8月以来,动力煤中间环节库存持续下降,截至12月末,同比降幅均在20%以上,而中间环节库存对于平抑动力煤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后期在保供推进、发运利润恢复等刺激下,中间环节库存有望回升至中位水平。
四、总结
综上,2020年整体供需略偏紧,但时间上有错配,上半年在供给恢复、需求缺失的情况下,煤价一度跌至460元/吨附近,但后半年在进口收紧、需求复苏推动下,动力煤底部回升,供需矛盾在年底达到极致,北方港口成交价最高达到760元/吨以上,年内价格波动幅度超过200元/吨。展望2021年,动力煤供需有望继续维持紧平衡态势,价格底部和重心都将较2020年有明显抬升,但波幅有望收窄。
风险点:
突发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进口煤政策出现较大变动
(文章来源:永安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