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国债期货各品种主力合约全线上涨。截至下午收盘,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18%;五年期主力合约涨0.20%;二年期主力合约涨0.11%。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5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50亿元。
2020年国债行情回顾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黑天鹅,并成为上半年债券市场核心定价因素。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使得自2018年以来的牛市行情进一步延长,全球流动性宽松再现,债券收益率下探历史低位。5月之后,尽管疫情并未得到完全控制,但全球进入到与疫情并存长期防疫的阶段,主要国家开始恢复生产生活,市场开始考虑政策的边际退出并重新定价。当前债市收益率已经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债券市场关注焦点也再次回归到基本面的修复情况及其对应的政策选择上来。
整体来看,2020年年初至今的债市演绎出“大起大落”的行情,1至4月债市在疫情冲击下走出“快牛”,5月起随着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债市出现V型反转,转入“熊市”。进入第四季度之后,在经济进一步复苏、资金成本上升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共同影响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30%。
对于2021年来讲,当前长债收益率相对疫情之前已经偏高,收益率对基本面持续修复已有充分预期。预计明年上半年债市对经济持续修复的利空逐渐钝化,而更加关注紧信用对经济的负反馈何时体现。预计紧信用可能二季度中后期开始对经济形成负反馈,届时债市将迎来确定性上涨机会。
经济冲高回落,直至潜在增速水平。
2021年新冠疫苗的推出和全面推广,中国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的程度面临弱化,随着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力量,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将在低基数效应和趋势回归的基础上,呈现“总体偏高、逐季回落”直至回落至潜在增速水平的显著特征。短期经济恢复惯性预计将维持至2021年一季度左右。但考虑后续缺乏新开项目,后续政策托底的延续性可能不强。
同时,今年疫情冲击导致经济波动振幅较大,后续经济冲高回落过程中,斜率也可能也比较陡峭。由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复苏的步伐好于预期,那么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临时性、阶段性的特别举措可能将在2021年适度退出,同时货币政策可能回到中性“相机抉择”的状态。因此未来政策导向上,大概率是维持稳货币+紧信用格局。2020年末紧信用已经提上日程,预计紧信用可能二季度中后期开始对经济形成负反馈,届时债市将迎来机会。
积极财政政策逐渐退出,利率债供给压力缓解。
2020为对冲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大幅发力,赤字率由2.8%大幅提升至3.6%,特别国债额度高达1万亿元,此外新增专项债额度大幅提升1.6万亿至3.76万亿,导致政府债券发行量明显高于往年。此外,政策性银行作为广义财政的一部分,2020年需更大程度上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发债额度也有明显的提升,导致利率债整体净增量创历史新高。对于2021年来说,考虑到中国经济已经于2020年底左右基本回到潜在增速附近,我们预计利率债供给压力将明显缓解。
国债方面,国债净增量与赤字规模挂钩,随着疫后经济稳步复苏,预计2021年赤字率可能重新回落至3%附近的正常水平。地方债方面,预计2021年专项债额度将有所回落,假设新增专项债额度在3万亿元左右。政金债方面,同样由于经济基本回到潜在增速附近,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渐退出,因此预计2021年政金债发行规模同样较2020年有所回落。
2021年利率债供给预计近16.42万亿(5.26+6.56+4.6=16.42),比2020年的18.15万亿少近2万亿。整体看,2021年利率债供给压力有所缓解,对债券市场来讲,算是利好。通常来讲,债市的供给压力向来不决定债市的整体趋势,因为一般在供给压力大增的同时货币政策都会出手相助,比如央行通过MLF、降准等方式配合发行,但仍可能导致债市阶段性承压。
温馨提示:农产品站上风口!“两粕”盘中触及逾六年新高,这背后透露什么信号?具体操作请关注期货新闻网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