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长期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我国要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体现了我国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方向上的政策决心。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量约18%,是除电力行业以外,整个工业生产活动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也必然是工业减碳的重点行业之一。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于2020年底至今多次公开强调,要大幅缩减钢铁冶炼能力,研究制定去产量工作方案,实行产能产量双控政策,并确保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无政策影响下的粗钢产量预估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在没有减排压产政策预期下的2021年粗钢产量增长态势。截至2月底的中钢协数据来看,全国1-2月粗钢与生铁日均产量都同比增长了11%之多。这与去年受疫情影响下的基数较低有关,也与采暖季对粗钢产量的影响逐年消减有关,当然最主要的仍是体现了整个钢铁行业生产效率的抬升。
在此前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我们已经提到,根据不完全梳理,2021年高炉净增产能预计约2090万吨。结合上投产时间,再乘以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我们综合评估下来2021年长流程钢厂的铁水产量能够增3%左右,折约2706万吨的铁水增量,对应约2850万吨左右的粗钢产量增长。
再来考虑废钢供应增加,所额外带来的粗钢提产空间。据鑫椤资讯预测,2021年我国国内废钢的增量在2000万吨左右,进口增量在500万吨左右,全年总废钢供应增量预计为2500万吨。我们将废钢中的Fe元素进行折算,最终这些废钢增量将带来约2850万吨左右的粗钢产量增长,无论是直接在电弧炉实现生产转化,还是在长流程转炉环节得以添加。
以上,如无其他供应端政策的影响,而需求端又有足够强的消化能力所匹配,那么本来2021年我国的粗钢供应能力原本是可以实现5000万吨左右规模增量的。
粗钢产量压减的情景式分析
但考虑到政策端一再强调减少碳排放及粗钢产量的压减,那么我们就对政策的实现路径做一下猜想。首先,统计局近期将2020年粗钢产量从105299.9调高至106476.7万吨,粗钢年产量基数抬高了1177万吨,此举可部分抵消潜在的粗钢供应增长预期。
无论是从碳排放量的差异来看,还是从产能置换比例的不同来看,政策端都是倡导电弧炉炼钢的。而如果严格按照工信部同比持平甚至压减1000-2000万吨的政策预期来执行,剩下的压减部分,应将主要通过铁水产量的压减来实现。下表中,我们(基于调升后的年度基数)按照粗钢压减的不同任务程度,毛估出铁水产量的对应压减量。
显而易见,如果今年真的要严格执行粗钢压减任务,那么将对生铁产量产生更大影响,直接对应炉料形成显著打击。
对钢铁主要原材料的影响评估
1、焦炭
钢铁行业限制碳排放,对于提供碳元素的主要原材料——焦炭来说肯定是影响最大的。此前我们结合下调后的入炉焦比,预测2021年焦炭需求增长2%左右,全国焦炭供应增长3.4%左右。但按照粗钢压减的政策预期,3-12月铁水产量却要实现同比3-5%的减少,这对于刚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应过剩的焦炭来说会是雪上加霜的格局。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跟踪焦炭主产省是否会存在因降低能耗而限制焦化企业产量的可能性。当前除内蒙古提出2022年以前加快淘汰落后焦化产能以外,山西省仅提出梳理“十四五”拟投产达产的“两高”项目,还无其他具体影响措施,后续有待进一步观察。
2、铁矿石
作为钢铁Fe元素的主要供应来源,铁矿石也同样将受到碳排放压减的拖累。但相对于焦炭那种完全国内自产自用的品种来说,铁矿石还存在海外需求恢复的支撑作用存在,受到的需求冲击整体要稍小一些。
此前我们预测2021年国内铁矿石需求同比要增长3%左右,而按照粗钢压减的政策预期,3-12月铁矿石需求就要同比减少3-5%。这对于全球供应预计增3.7%左右的铁矿石来说,就意味着从供应偏紧转为供应过剩格局。除非海外的高炉需求增长能够达到14%以上,才能基本对冲中国粗钢压减政策对铁矿石带来的负面效应。
此外,从碳排放压减的角度来看,为尽量减少焦炭的用量,高品矿的需求仍会相对较强,Fe品位溢价应会保持较高水平。烧结环节排放量也较大,因此今年难免会持续的限制烧结,这对于块矿及球团的分类需求也会存在相对差异。
3、废钢
废钢作为铁矿石的Fe元素替代,碳排放量少,且明显受到了政策端的青睐。其需求端,无论是电弧炉直产,还是转炉钢添加,预计都基本不受碳排放压减政策的影响。再叠加今年海外电炉复产对于废钢需求的提振,竞价格局下进口资源补充有限,今年的废钢价格表现预计会持续保持相对铁水的强势。
总结来看,在碳中和政策的大导向下,今年我国如果严格执行粗钢压减工作,将对高炉原材料产生显著冲击,对焦炭的需求冲击大于铁矿石,而对废钢的需求预计基本无影响。以上,仅为我们根据粗钢压减这一总政策目标做的粗略估算,后续有待实际政策执行的效果跟踪。我们预计这一政策的实际执行压力应集中于后半年度,尤其年底采暖季,因此恐对于远月的原材料需求预期更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