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新闻 > 期货知识 > 股指期货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 7月利率能否继续下行?

期货新闻网.
0浏览· 0评论· 0收藏
7月2日,国债期货各品种主力合约全线上涨。截至下午收盘,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05%;五年期主力合约涨0.03%;二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消息面:
7月国债发行规模预计在6500亿元左右。

7月2日,国债期货各品种主力合约全线上涨。截至下午收盘,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05%;五年期主力合约涨0.03%;二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消息面:

7月国债发行规模预计在6500亿元左右

6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3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但财政部只会公布各类型国债发行的支数,规模不会公布。而如果使用年初以来平均每只国债发行规模来估算则会低估,因而下半年但支国债发行规模将会上升。我们按照往年的发行节奏来预测7月的国债发行规模,则7月国债发行规模将在6500亿元左右。但7月国债到期量很大,达到了7990亿元,因而7月国债净融资可能为-1500亿元左右。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7月2日)将进行1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因今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200亿元。

央行重回净回笼,资金利率小幅抬升。

上周(6月21日至6月25日)进入资金供需的跨月操作阶段,公开市场有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为了对冲跨月资金面的波动,央行打破每日100亿元的佛系操作,操作规模上升至300亿元,合计开展了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500亿元,准政策基准利率DR007稳定在2.20%附近。本周(6月28日至7月2日)公开市场有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央行前三交易日保持3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6月30日跨季后又重回1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转为净回笼,市场对资金面乐观情绪消退。

近期债市小幅回暖。6月17日以来利率震荡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从3.14%下行6bps至6月30日的3.08%。政府债券发行在6月下旬缩量,央行公开市场投放300亿逆回购以维持跨季资金稳定,以及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边际缓和是带动利率小幅下行的原因。展望7月,利率能否继续下行,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5点。

关注点一:出口的韧性如何,我们预计将继续保持强韧。虽然6月PMI出口订单继续下行0.2个百分点至48.1%,但近几个月出口与PMI中出口新订单相关性明显下降,因而这儿并不一定意味着出口增速放缓。从全球需求来看,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需求回升驱动全球出口回升,我国周边经济体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预示着我国出口也将继续保持高增速。韩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39.7%,继续保持高增长。预计基数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口增速小幅回落,但依然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关注点二:内需放缓的速度和结构,特别是基建和地产表现。政府债券融资边际回落,叠加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基建投资将继续偏弱。而地产也开始逐步放缓,6月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出现加速下行,房企拿地更是同比减少了44%,预计房地产投资下行速度可能小幅加快。广东疫情对社零可能有拖累,预计消费回升依然将较为缓慢。

关注点三:工业品价格走势,能否出现拐点。6月工业品价格环比涨幅有所回落。6月PMI原材料购进价格较前值大幅下行11.6个百分点至61.2%。预计6月PPI同比将高位回落至8.7%左右。但这种回落是阶段性的还是趋势性的依然有待继续观察,特别在面临全球油价上涨压力之下。而CPI方面,猪肉价格加速下行带动CPI同比小幅回落至1%左右。

关注点四:央行货币投放节奏,特别是7月4000亿元MLF到期央行会如何续作。6月24日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提高至了每日300亿元,以维持跨季资金面稳定。在央行货币政策中性的基调下,跨季后预计7月逆回购操作可能回到100亿元的每日规模。7月15日有4000亿元MLF到期,需要关注央行的续作情况,我们预计在7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能会等量续作。

关注点五:关注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情况,7月依然有限,8月开始压力或开始增加。上半年国债和专项债发行明显滞后,国债仅发行了预算安排的19.8%。下半年国债和专项债供给压力大,平均每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可能在8000亿元左右。但7月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小。目前已经公布地方债发行计划的省份合计7月将发行6308亿元地方债,对应的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预计将达到3793亿元。按照往年的发行节奏来预测,由于7月国债到期达到了7990亿元,因而国债净融资可能为-1500亿元左右。因而合计7月政府债券净供给预计在2300亿元左右。

温馨提示:OPEC+延长减产计划遭阿联酋反对,原油期货大幅收涨创两年多新高!具体操作请关注期货新闻网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声明:期货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