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0天,期铜的涨幅不亚于黄金。”一位期货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截至7月9日收盘,国内期铜主力合约报价在50700元/吨,盘中一度创下年内新高50800元/吨。期铜时隔14个月后,再度站上50000元/吨上方,且过去100天累计涨幅达到约40%,一举超过同期黄金25%的涨幅。
一位国内期货公司期铜分析师向记者指出,期铜涨幅大幅跑赢黄金,一方面是疫情在南美持续扩散,导致秘鲁、智利等重要铜出口国矿区接连停产停工,铜供应骤然下滑;另一方面不少国家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提振铜需求,此消彼长之下,大量铜加工企业、贸易商与市场游资纷纷涌入期铜市场逐利。
但是,铜价或许无法持续前期的涨幅,一是铜价持续走高使下游需求转弱,上海伦敦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开始触底回升;二是全球疫情缓解导致废铜回收量增加,成为制约铜价走高的一大不确定性。
蒙特利尔银行(BMO)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研究主管Colin Hamilton表示,南美等国疫情扩散导致当地众多铜矿项目建设暂停,矿山进一步减产风险也在上升。其中最明显的迹象就是,铜加工处理费(TCRCs)仍在趋于下降,因此今年铜供应短缺的风险还在加大。
“不少铜加工企业认为,当前期铜价格已经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但因为无法确定全球流动性泛滥引发的资产价格飙涨,究竟会将铜价再推高多少。”上述期铜分析师表示。
铜加工企业买入套保比重大增
“4月底疫情在南美地区持续扩散,我们就开始担心当地铜供应缺口会不断加大。”一家华东地区铜加工企业套保部负责人说,他们决定将期铜买入套保的比重从原先的60%提高至80%。
“没想到我们还是晚了一步。”上述负责人说,早在4月中旬,已有不少铜加工企业纷纷买入期铜套保,平均持仓成本在36000-38000元/吨,而他们的持仓成本在41000元/吨左右。
尽管“慢了一拍”,但随着期铜价格持续上涨,他们仍收获超过25%的买入套保浮盈,远超企业预期。
4月以来铜价一路飙涨,主要是受到供需关系持续吃紧的影响。比如,6月底,智利矿业部长坦言疫情扩散将导致该国今年铜矿减产20万吨,较去年产量同比下滑3.5%。
疫情还触发智利铜矿劳资纠纷升级。全球矿商必和必拓(BHP Group Ltd)旗下智利Escondida铜矿向部分工人给予提前退休方案,引发企业工会不满,可能触发为期两周的罢工,铜矿供应或进一步降低。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复苏有效提振了铜价需求。
Colin Hamilton表示,来自SMM对中国电线电缆制造商的最新调查显示,相关企业开工率达到创纪录的103.3%,二季度中国铜需求同比增长约4%。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只能加大期铜的买入套保力度,一方面解决原材料采购问题,另一方面将采购价格锁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准。”一家华北地区大型铜加工企业财务总监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多数铜加工企业将期铜买入套保的力度提升至70%以上,较以往增加了10个百分点左右。
上述期货公司期铜分析师透露,过去3个多月,铜加工企业的买入套保盘约占他所在期货公司期铜交易量的55%左右。不少资金量较弱的中小型铜加工企业还买入未来3个月执行价在51000元/吨的铜看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国内铜加工企业买入套保比重持续增加,很大程度受到外盘期铜价格持续飙涨的冲击。比如7月8日COMEX期铜价格报收2.8美元/磅,较3月19日低点1.97美元/磅高出约40%。由于国内铜加工企业都参照进口铜价格估算自身原材料采购成本,海外期铜价格上涨使进口铜采购成本水涨船高,因此他们涌入国内期铜市场增加买入套保力度。
游资与贸易商推高铜价
不仅铜加工企业买入套保力度加强,市场游资与贸易商趁机获利。
上述期货公司期铜分析师透露,市场游资、贸易商推高铜价获利的逻辑相似,游资主要看好全球流动性泛滥触发资产价格飙涨,供应缺口日益突出的期铜价格涨幅最为可观;贸易商也在押注短期内南美铜供应缺口加大,因此一方面维持较高的现货交易升水幅度(每吨40-60元),一方面在期货市场买涨期铜,等待铜加工企业在期货市场加大买入套保力度推高期铜价格。
“目前来看,两者获利策略都取得不错效果。”上述期铜分析师说,“我所知的两家私募基金在4月初买涨期铜,如今获利幅度均超过120%。”
“不少贸易商也收获不菲。”上述分析师表示,他认识的一家铜贸易商目前在期货市场浮盈超过千万,提前还清了数百万元房贷。
对于这波铜价涨势还能持续多久,私募基金与贸易商却“心里没底”。
金瑞期货研究所研究主管李丽表示,上半年铜价持续快速上涨,除了南美疫情扩散导致铜供应缺口增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半年疫情导致多国废铜回收量骤降,全球铜库存趋降,随着下半年疫情状况好转令废铜回收供应量触底反弹,可能对未来铜价上涨构成潜在压力。
一位国内铜贸易商坦言,目前国内精废铜价差扩大至2000元/吨,且废铜进口配额充裕,无疑将吸引不少贸易商加大废铜进口力度,一旦这种新的套利行为兴起,可能成为制约铜价持续走高的潜在“杀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