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020实盘大赛全国行·华金期货专场活动在线上举行。这场主题为“实盘高手论道——2020年棉花期货未来行情及交易策略”的线上活动由期报商学院承办。会上,期报商学院特聘讲师以及华金期货相关人士对目前棉花2009/2101合约移仓效应、国内外棉花市场走势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次线上活动共有近1300人次观看。
华金期货资管中心软商品研究院研究员潘亦平介绍,在全球经济增长时,棉花消费增速不及GDP增速;在全球遭遇疫情这一重大黑天鹅事件时,棉花消费深度下滑,超过GDP降幅。近9年,棉花消费平均增长率仅1%,而作为竞争商品的PTA增速虽逐步下滑,但平均增长率依然达到6.6%。
市场人士介绍,中国加入WTO带来的纺织品福利绝大部分惠泽了化学纤维,国内产量从2000年的694万吨上涨至2018年的5011万吨,同期,纱产量从657万吨上涨到2959万吨。这并不仅仅是替代,而是攫取增量市场,使得棉花依旧是存量市场。实际上,宏观向好并不能大幅增加棉花消费,而宏观萎靡则大幅削减棉花消费。
“全球的棉花产量调减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种植面积的下调,不过,整体调整幅度较小,出口下调来源于美国产量调减带来的出口调减。”潘亦平表示,进口下调来源于巴基斯坦、土耳其等次主要进口国期初库存调增带来的进口下调。
印度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1年度印度总种植面积为716.92万公顷,较上一年度同期增加446.1万公顷。印度植棉面积同比大增的原因是MSP(最低收购价)上涨260—275卢比/公担。
实际上,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印度棉花消费大幅下滑,带来期末库存的猛增。然而由于MSP价格连年上涨,加上CCI收储预期创近年纪录,并以折后价出售保持竞争力,印度主动调减面积幅度预期不高。受季风季影响,印度种植进度创纪录,面积同比增加一倍。
在潘亦平看来,目前棉花市场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端,种植面积预期基本体现,目前看可变幅度小,关注点在天气对主产区的影响上。二是需求端,疫情预期基本体现,但疫情后经济恢复情况仍需时间检验。三是贸易端,主要进口国预期增库存,出口压力较大,需关注复工带来的下游订单是否会好于预期以及是否有进口政策惊喜。
对于棉花后市,期报商学院特聘讲师林洸兴认为,美棉是唯一偏多的因素,全球供需、印度产量和我国库存都是偏空因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